东莞阳光网讯(全媒体记者 张忻珏)在今天召开的东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上,审议了《关于推进外经贸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积极作用的意见(送审稿)》,该《意见》全文分八个部分,共30条。
通过深入实施《意见》,东莞将积极应对国际产业链重构和贸易规则调整,依托制造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打造主体集聚、功能集成、运营集约的外经贸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多元融合、“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融合,力争到202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额超5000亿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市场,占比达28%以上;全市进出口总额3年累计突破4万亿的目标。
“四大目标”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
该《意见》有“四大目标”,分别为健全内外循环的贸易体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刻把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适应“产品内分工”新形势,优化升级出口结构,扩大消费品进口,促进出口产品内销,建立国内分销体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构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多元融合、内外循环的贸易体系。
打造多轮驱动的贸易平台。充分发挥贸易平台承接贸易主体、集成贸易服务、整合贸易资源的作用,以供应链、电商平台、外贸综合服务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引进培育一批成长性高、带动力强的贸易平台,打造一批贸易园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为推动外经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畅通全球的贸易通道。瞄准国际贸易物流加速升级新趋势,依托我市公路、铁路及港航运输交通优势,深度对接周边海港、空港和陆港,着力拓展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打造外贸产品直接出境、境外优质产品进口的专属通道。
创新接轨国际的贸易机制。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落实贸易便利化措施,提升利用外资水平质量,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应用,健全国际通行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管理服务体制机制。
提升产业链 力争培育3家产值超千亿的智能终端生产企业
根据《意见》,东莞还将从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贸易链、金融链等五方面,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拓展延伸跨国产业链协同合作。
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基础,抢抓5G发展战略机遇,突出集成电路、射频模组、功率器件、智能传感等重点领域,力争率先突破技术短板。培育3家产值超千亿、6-8家超百亿的本土龙头企业,带动完善产业链配套,构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生态,不断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扶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培育2-3个产值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建设东莞商品境外展销中心,探索搭建“东莞制造”产品质量溯源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争到2022年,全市自主设计、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77%以上。
在全市规划70平方公里土地,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水乡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深莞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银瓶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东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首批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在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培育形成若干产值超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并支持龙头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投资和海外并购,依托海外市场延伸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等产业链条。
做强供应链 畅通物流链
着力引进一批供应链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华南核心节点项目、阿里巴巴跨境零售出口全球服务中心、京东亚洲一号等重点项目,力争到2022年实现1000亿元的进出口规模。促进电子元器件智能仓项目加快落地投产,向下游生产企业延伸物流增值服务,力争每年实现350亿元进出口额。
积极申报进境冻肉指定监管场地,力争每年实现100亿元水果、冻肉进口额。围绕我市产业特色和供应链创新方向,争取培育5家全国领先、10家进出口达10亿元,以及100家以上具有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供应链重点企业,逐步形成覆盖我市优势企业、特色产业的现代供应链联盟体系。
加快推动“香港一东莞国际空港中心”项目落地,打造异地航空货站,前置安检、航空打板流程,实现“海空联运”航空货运快速直通模式。鼓励东莞港打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出口集拼中心,并发展进口分拨业务。支持东莞港务集团主导并利用我市现有车检场、清溪保税物流中心(B型)及其他物流设施。加大对东莞开行的国际班列(往返中亚五国和欧洲)扶持力度,支持常平铁路货运站场开通国际班列,增加班次密度,提升运营服务能力。
《意见》包含49项创新政策
另外,《意见》在诸多方面均有创新。全文共包含80项政策点,有49项为创新政策。其中包括探索搭建全球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平台,为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交易、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数据分析等服务,加速形成电子行业交易中心、国际物流分拨与配送中心,力争每年实现上百亿元进口额;在虎门港综保区实施“一区多功能”“一仓多形态”的监管创新,打造不同管理账册互联互转的全球中心仓,实现进境保税货物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保税货物和非保税货物同仓共储及调拨功能;支持东莞港建设若干陆港,推动香港葵涌码头及盐田港闸口前移,将货物轻加工、航空安检、打板、仓储、拆拼等功能延伸至东莞港;支持优质供应链企业纳入省供应链金融平台创新试点等。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