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以人民为中心的广东实践”系列述评:人民有所呼 改革有所应

2020年05月27日 10:36 0人参与  0条评论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面对危机和变局,惟有改革和创新,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人民为中心,彰显的是改革者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1+1+9”工作部署,紧紧抓住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和格局体系营造,继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回应人民所盼。

“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这是两年前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的嘱托。

关键一招

改革,为了人民生活更美好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走完了发达国家用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利好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顺应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让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书记两次赴广东考察调研,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

遵循中央顶层设计,广东蹄疾步稳,先后一共推出800多项改革举措,积极有序承接100多项国家改革试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等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到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广东不断强化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的突破带动作用。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也是事关新时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实践的重大民心工程。

在大湾区建设的五大战略定位中,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作为其中一项重大任务,关系着三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福祉。

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相继开通运营,深中通道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一小时生活圈”指日可待;

出入境签注、人才落户等35项便民新举措落地实施,大湾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一地两检”、跨境口岸24小时通关、自助购票取票……通过电子化、信息化等手段,港澳居民往来内地的便利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智慧出行越来越便捷;

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方面,港澳居民开始逐步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

一股蓬勃旺盛的创新创业热潮正在这里兴起。三地青年人才锐意创新,瞄准发展先机,学习、创业、就业,融入国家发展,实现个人抱负。

互联互通,心心相通。政策红利的释放,民生福祉的改善,让大湾区成为三地民众宜居、宜业、宜游的梦想家园。这一切,最终都落脚在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更有品质的生活。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广东继续用好。

动力之源

坚持“人心标准”推进改革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动力源泉。

广东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能源资源紧缺,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还是人口大省,社会流动性大,群众对改善民生的期望较高,各种社会矛盾暴露得较早、较集中。

改革,要往哪里发力?

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始终有一条清晰的“人心标准”:

“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

“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

“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循着总书记的指引,广东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去年,广东启动“百项疏堵行动”,围绕着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办事创业难点痛点,特别是百姓反映强烈的堵点问题,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进行摸查调查,急人所急,圈定重点。

这些调研的成果与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一脉相承、相互呼应,成为广东省数项惠企便民改革的起点:短短两年内,全国第一张电子出生证明、第一张电子身份证、第一个政务微信小程序相继诞生;55个职能部门的95亿条政务信息实现数据共享,597项服务百姓和企业实现“零跑动”……

而这,只是广东“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广东召开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

广东省委深调研,由省领导领衔,各自抓课题、专题,这是一种创新形式,问题抓准,才能对症下药。

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研究机构、媒体智库热烈响应,提交了一份份有思想、有高度、有见地的调研报告。这种工作氛围、工作方法已经成为广东上下开展各项工作的自发习惯。

从群众的需求着手找工作抓手,到群众中找问题和短板,向群众的智慧谋划改革办法……改革事业汇聚着愈发磅礴的力量。

改革之路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民

“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改革的突破发展,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可以从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做起,从群众关注的焦点难点中寻找切入点。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最富裕的地方在广东,最贫困的地方也在广东”,这曾是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真实写照。

改革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

2018年底,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广东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产业动能开始彰显。巴斯夫落地湛江市东海岛上,现代石化产业集群正从规划走向现实;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建设化工综合体项目、LNG接收站项目……这些跨国巨头看中的,正是广东沿海经济带上日渐成熟的产业生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着眼点,是以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面发展实现利益共享。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去年全省公办性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至7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4个百分点;

司法行政机构改革,推动公共法律覆盖面、精准度不断提升,通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微法律顾问”集群、“说事评理”调解等工作制度,全年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500多万次;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强化“破坏环境要赔偿”的规则,合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再上层楼、再进一步、再深一层,要啃硬骨头、跋涉险滩、过深水区。

当亿万人民的无穷智慧和磅礴力量汇聚起来,我们的改革事业将不断向前。

南方日报记者 洪奕宜

来源:南方网    编辑:邓燕芬关键词:改革;广东;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区域发展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