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稳,经济和就业才能稳。今年以来,东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市场主体的决策部署,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市场主体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跑出了政策出台“加速度”,落地“加速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分级分类服务企业助企纾困稳增长
下班时分,市倍增办的工作人员还在通过手机和电脑,处理“企莞家”平台上收集到的企业诉求信息。为了帮企业尽快解决需求,收到信息后,工作人员都会加班加点跟进处理。工作人员的忙碌,换来的是企业效益。
位于东坑镇的广东启扬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五月就因为环评审批遇到难题而向市工信局求助。接到诉求之后,市工信局立即会同多个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寻求解决问题新路径,不到一个月就帮启扬公司解决了难题。政府部门的周到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广东启扬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强说,预计今年下半年企业效益将会大大超过上半年。
东莞市场主体多,产业体系完备,经济增长具有多点支撑的特点。通过抓好“调度+服务”,东莞分级分类服务企业,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后备上市企业、民营中小微企业、“风口企业”等新动能产业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
市工信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欧阳茜惠表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以政策资金、问题诉求、项目管理、金融服务为重点,统筹全市涉企服务,建立统一入口,打造‘一网式’‘一站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今年,我市进一步完善了线上线下结合的企业服务机制,通过企莞家平台、稳增长企业走访、政企直通车和市镇直通车等各类渠道做好重点企业服务。累计收集到345家企业提出548条问题诉求,494条已解决,办结率90.1%,企业满意率近100%。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员先锋服务队
此外,我市积极配合出台并落实“纾困27条”“稳岗惠企10条”“保链12条”等省市有关惠企政策,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租降费、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已向企业拨付各级惠企资金近7亿元。此外,市工信局从稳定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稳定资源要素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约20条政策措施,针对大中小微工业企业当前面对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挑战,实施分类扶持、精准施策。
深化“放管服” 改革全面提升市场主体服务水平
▲2021年11月25日,全市首张自助式“智慧办”营业执照在东城诞生
服务好现有市场主体的同时,东莞贯彻落实国家、省“放管服”改革部署,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停步,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近年来,东莞以全程网上办改革为突破口,推动窗口业务线上办、线上业务智能办,持续深化事前业务咨询、事中商事登记与许可审批、事后企业查询全程电子化闭环,全面提升市场主体证照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
今年3月,东莞市市场监管局上线了“市场主体登记智能审批系统”,目前,已开通了内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户的智能审批模式。系统上线以来,设立登记业务与以往相比,审批效率提高两倍,全市已通过智能审批系统办理业务64383宗。
此外,依托“一照通行”系统,实现30个涉企审批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一次申请、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审批结果“一码展示”,并率先开发上线企业登记档案网上查询系统,企业主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企业档案。系统上线以来,年查询量达55万次,是过往窗口一年查询量的18倍,有效解决查档排队拥挤问题。
一揽子的政策措施,大大提升了群众开办企业的积极性。目前,东莞全市市场主体突破150万户,拥有20万家工业企业,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2万家,是经济稳增长的主力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对种种不确定因素,东莞正深入挖掘政策潜力,加速释放新动能,优化发展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整装前行,乘风破浪,推动三季度经济实现较好提升,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
(记者 阳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