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20日,被誉为“香港供水生命线”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全线开工,东莞成千上万名建设者投身其中,以“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一年时间工程建成通水,彻底解除了300多万香港同胞的缺水之困。从东江到香江,一代代建设者接续传承,奋力书写新时代的东深供水故事。
守护六十载,共饮一江水。在东深供水工程动工建设60年之际,东莞广播电视台记者走进这条对港供水生命线进行采访报道,追溯这段内地与香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国家记忆。
父亲的扁担 见证血脉情深
东莞桥头镇人莫剑良是一名莞邑百姓宣讲员。从2023年开始,他常常深入社区、学校,为广大群众讲述东深供水工程的故事。每一次讲述,一份特殊的情感总会从他的言语中流露出来,因为他的父亲莫康平正是这一伟大工程的首批建设者之一。
“能讲述父亲当年参与东深工程建设的经历,我深感自豪。”莫剑良表示,桥头镇是东江进入东莞的第一站,也是东江水流进香港的起点。父亲告诉他,为了建设这条从东江引流入港的生命线,一支支队伍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齐聚在东莞桥头、凤岗、常平、塘厦以及深圳等多个施工现场进行大会战,只为让香港同胞早日喝上一口东江水。
1963年,香港遭遇60多年来最严重的水荒,政府对市民限制供水。严厉的限水措施下,大伙儿排长队取水的场面成为当时只有6岁的邓先生难以磨灭的记忆。孩提时代的他经常跟邻居亲友扎堆在街头等候取水,“一整条街可能就只有一两个水喉,总是大排长队,可见当时的淡水有多珍贵。”
▲1963年,香港遭遇60多年来最严重的水荒。
面对水荒威胁,300多万香港同胞把渴切的目光投向了祖国。周恩来总理获悉后,亲自批示建设东深供水工程。那一年,身为工程建设亲历者的莫康平年仅18岁。
“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莫康平表示,这句振奋人心的口号响彻各大工地,大家心往一处使,向时间亮剑,迎接着一个又一个严峻的考验。莫康平当时在湴湖抽水站工地负责土方丈量,由于施工装备落后,大伙需要通过人工开挖、肩挑背扛等方式,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掀起了劳动竞赛的热潮。为了更好更快地施工,莫康平挑了一根结实的竹子,做成扁担,用来挑重物,为了不让别人拿错,他还特意在扁担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首期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莫康平
“这根扁担有我的历史,第一个拿来挑泥,第二个拿来挑行李,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为国家挑重担,为人民挑重担,为社会出力。”时光荏苒,这根伴随了莫康平半个世纪的扁担就静静地摆放在家里,搬家了几次,他每次都记得把扁担带在身边。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拿出来擦擦灰,看着自己多年的“战友”,那争分夺秒、不计回报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日。
“想到香港同胞可以喝到干净的水,我就觉得很安心。”莫康平表示,如今他已经把这根扁担作为“传家宝”,交到了儿子莫剑良手中。
▲莫康平和儿子莫剑良
接过这份沉甸甸的“托付”,莫剑良深感使命如磐、责重如山。在他看来,扁担不仅承载着汗水辛劳,更承载着人文精神,肩负起传承的使命,“由我们传承‘东深人’的家国情怀以及爱国奉献的精神。”
攻坚克难 握紧“守水”接力棒
随着香港、深圳、东莞等沿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东深供水工程当初的设计供水量已难于满足香港及沿线城市的用水需求。为了守护这条和香港依依相连的“生命线”,“送水人”迎难而上,接续为保障香港供水贡献着力量。
“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流进深圳,流进、流进了港九,流进我的家门口……”这首创作于1993年的《多情东江水》,一经问世,广为传唱,词作者叶旭全是地地道道的东莞人,唱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叶旭全曾任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从他接手之日起,就有亟须解决的两块“硬骨头”摆在面前:水量和水质。
▲原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叶旭全
叶旭全上任之际正值香港回归前夕,若不能保障对港正常供水,势必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平稳过渡,解决这两个难题迫在眉睫。为解决水量这一燃眉之急,叶旭全决定先建设一个临时的潜水泵站,而后通过抛填石头,垒造一个人工浅滩,把水位抬高满足供水需求。“当时为了抢时间,我们动用了100多艘50吨的铁船,为了找到足够的石头,在上游的山挖了很深的洞,放了10吨的炸药,炸了半边山的石头才满足需求。”
填江取水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为确保清澈的东江水安全输送至香港,叶旭全组织水利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反复科学论证,又修建了一座新的太园抽水泵站,永久解决了水量的困扰。然而,很快,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供水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对东深供水水质造成了威胁。为保证供水质量,叶旭全带领技术团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很快就拿出了解决方案,在深圳水库兴建一个大型净水工程——东深供水原水生物硝化工程。
▲东深供水原水生物硝化工程
叶旭全介绍,这座设计日处理水量400多万立方米的生物硝化工程,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等于给供港水质加上一道“保险”。“从1999年开始,我是首任的第四期工程扩建的常务副总指挥,彻底不用原有的河道了,改用隧道、渡槽,彻底避开了地面水的污染,确保水质的安全。”
▲叶旭全在工作中(右一)
从1978年进入原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工作,叶旭全一干就是30年。他见证了一次次因工程改扩建,东莞当地老百姓出力、让地的无私奉献,更看到一代代“东深人”为安全供水、供安全水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使命非凡,情怀如歌。1993年,这首饱含“东深人”奋斗故事的《多情东江水》就在叶旭全的笔下诞生,传唱至今。
“东江水是有情有义的水,它送去的水洗练了东方之珠,让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更为璀璨,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人民对香港同胞的关怀之情。”叶旭全表示。
安全供水 供安全水
通水不易,守水亦难,一代又一代的“东深人”不辱使命,始终把“安全供水、供安全水”八个大字铭刻于心,外化于行。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桥头供水管理部水质室主任陈娈
在东深供水工程工作了30多年的陈娈来自一个典型的“东深家庭”,目前担任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桥头供水管理部水质室主任一职。她的公公黄惠棠曾参加工程首期建设,之后又全程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后续扩建,大半生都交给了东深供水工程。
▲陈娈的公公——首期东深工程建设者黄惠棠
“公公时刻以工作为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夜半三更,只要有情况,都会出去巡查。”在陈娈看来,公公对于东深供水工程饱含深情。尤其碰上台风天这样的恶劣天气,他时刻惦记供水系统的安全,总是冲在一线巡查、开展修复工作。
老一辈建设者为建设这条香港供水生命线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新一代建设者继续肩负起这一“国之重任”,接力守护这条“香江命脉”。目前,东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由初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已累计安全供水625亿立方米,其中对香港供水占70%份额以上。为保证供水质量,广东省先后出台了13个法规文件,还有一系列保障措施。
“成立了省生态环境保护厅东江执法局、深圳市公安局东深分局。另外从设备层面上也一一保障,目前我们的工程有两个调度中心,供电线路、通信方面也是双重保障。”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总经理李迎春告诉记者,全体“东深人”始终把设备安全、供水安全摆在突出的位置。如今,新一代的“东深人”运用高科技手段,严格执行“在线监测、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三级监测模式,全天候守护东江水,让“安全供水、供安全水”分秒在线。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总经理李迎春
李迎春表示,目前工程已基本实现智能调度,实现了无人参与,机器人智能巡查。接下来,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建立数字孪生,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数字化转型建设。
▲深圳水库
从人工到自动化、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东深供水工程的管理史也是中国水利业的科技进步史,更是一代代建设者对香港同胞“血浓于水”的牵挂与接力!今年1月30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全线通水,该工程也是广东省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通水后,实现西水东济、东西互补,大大提高供水保障率,并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西江水和东江水这两个水库之间进行互相联网,为香港供水提供‘双水源’。”李迎春介绍。
一条生命线 浓浓血脉情
一甲子岁月过去了,人在变,工程在变,社会在变,不变的是清清的东江水一如既往地哺育着今日香港的繁荣,连接着内地与香港的血脉情深。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艰苦奋斗、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
作家陈启文开始提笔为这群无名英雄写书立传。他走访了多名不同时期的建设者及其后人,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历史资料。他发现,在东深供水工程的首期建设者中,有两位代表人物,是从烽火岁月中走出来的东纵老战士,东江纵队和香港的缘分由来已久。
▲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作者陈启文
“一位是东深供水首期工程的总指挥曾光,一位是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局首任局长王泳,关于他们生平事迹的史料几乎空白。”陈启文翻阅了大量史料和方志文献,厘清了两人的生平事迹和对东深供水工程的突出贡献。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最详细的东江水系地图正是东江纵队的作战图,由曾光亲手绘制。而身为东深工程管理局首任局长的王泳,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水利事业,陈启文在两人身上找到“东纵精神”的延续。“东深供水工程是抢救香港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工程,我从他们这代建设者中看到真正有信仰的人,他们有超越功利的价值追求。”
▲陈启文著《血脉》
20世纪60年代,刚刚恢复元气的内地,倾尽全力支援香港。后来,工程历经四次改扩建,其间克服的困难更是不计其数,发展到今天堪称一部中国的水利工程简史。2022年,陈启文的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首次出版。
“创造记忆,抵抗遗忘,还原历史,东深工程首先是命脉,是我们生命联系的纽带、血脉,香港人也是我们的同胞。”陈启文道出了提笔写《血脉》的初衷。
▲陈启文采访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
同饮一江水,同是一家人。60年来,一代代粤港青少年饮水思源,一批批香港青年回到内地发展创业。“如今香港的年青一代要饮水思源,继续爱国爱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也是我选择回到东莞工作和投资的原因,因为香港的生命之源就源于祖国。”在东莞经商发展多年的香港青年刘志聪感慨道。
“祖国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坚强后盾,我们回来创业发展,就是尽我们的最大能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另一位香港青年杨松聪曾到过东深供水工程参观走访,他深感这一跨世纪、跨流域工程对香港的“份量”。
▲东深纪念园
迈入新时代,60年前那句“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豪言壮语依然在神州大地回响,凝聚了粤港两地人民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磅礴精神力量代代相传,浓浓的血脉亲情犹如滔滔东江之水,绵延不绝,奔流不息……
(记者 苏燕红 马慧敏 肖宁 李玉敏 陈芳 刘欢 )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