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现场指挥部(下称“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会同市林业局、东城街道共同召开《东莞市黄旗山城市公园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来自风景园林、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区管理、文化旅游与景区规划等领域的6位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编制成果进行评审。
▲会议现场。
黄旗山城市公园位于东莞城市中心,西接东莞大道,南临八一路,北沿迎宾路,规划范围约7.1平方公里。黄旗山公园作为中心城区山城水空间格局和翡翠绿链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实践区,也是东莞市全面推进“双轴”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目前公园的生态质量、服务品质问题较为突出,为落实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要求,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会同市林业局、东城街道组织编制了《黄旗山城市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对公园开展“扫描”“问诊”,提出生态筑基、文化赋魂、配套升级等三大策略,形成综合性城央公园的目标定位,将黄旗山打造为城央森林、文化名山、自然胜地、活力公园。
▲规划范围示意图。
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关于《黄旗山城市公园总体规划》成果的汇报,一致认为基础工作扎实,成果内容丰富,提出的发展定位、策略措施、近期行动符合地方发展实际,并从规划定位、总体结构、生态修复、运营策略、开发时序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深圳大地创想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千茜建议,一是优化项目的经济投资效费比,针对修缮、改造及新建的项目制定更细致的分类分期实施计划;二是采用更加亲和、更加易维护的有机材料和本地材料建设观景看台、手抓步道等设施;三是加强公园自我运维,在生态自平衡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经济自平衡,提高公园运营效率。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黄金玲建议,一是凸显规划主题词特色,考虑以“黄旗新绿,萤火胜景”突出生态特色名片;二是后续应开展萤火虫生态环境修复和种群扩繁的专项生态修复研究和设计。
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阳台山森林公园原园长王海军建议,一是结合森林经营方案,提出长远的林相改造规划,逐步改造;二是优化自然教育路径体系,结合公园环步道建设,满足不同片区的使用需求。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方远平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市民的休闲需求与满意度分析,强化公园与城市的联动关系,包括公园与生态、公园与文化、公园与市民福祉的关系;二是将生态、文化优势与旅游休闲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科普研学设计,加强生态和休闲、文化的结合。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魏伟建议,一是结合在地文化和公园既有物种,提炼突出萤火虫栖息地,打造黄旗山生态文化名片,加强自身竞争力与影响力;二是强化景观眺望体系,并采用科学稳妥的设计手法,实现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Henning Larsen国际建筑事务所中国区总监潘越丰建议,一是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对原有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进行保护,提升景观和城市资产的打造利用;二是结合动植物栖息生境、风景风貌进行多样性森林提升改造,形成再野化自然体系和本土生物多样性体系;三是加强对光污染和水污染的控制措施。
接下来,市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和各相关单位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深化完善《东莞市黄旗山城市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成果,以确保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推进黄旗山城市公园规划实施工作。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