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与铜仁,一个面朝大海,一个群山环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21年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后,广东、贵州两省建立起新的结对帮扶协作关系,东莞与铜仁从此结下“山水情缘”。
4年来,东莞与铜仁像“走亲戚”一样,往来频繁、合作双赢、越走越亲。结合铜仁所需,衔接东莞所能,东莞对口协作铜仁10个区县,以消费协作打通“土特产”销路,以产业协作为铜仁引来发展“活水”,以劳务协作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以医教协作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感,以文旅协作拉近两地人民距离……
今年1月份,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铜仁工作组(以下简称“铜仁工作组”)第二批帮扶干部接过“接力棒”,正通过持续深化双方产业协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民生共惠等,推动帮扶工作走向纵深。
特产销路好
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这里有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也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自动化抹茶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茶香四溢。
好山好水出好茶。立足铜仁市江口县独特的生态优势,东莞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286万元,重点支持江口县做强抹茶产业,助力江口新建设高标准抹茶原料基地3万余亩,新建和提质改造了13条碾茶生产线和2200亩抹茶基地,推进抹茶产业延链补链初级生产线1条、强村富民工坊1个、抹茶销售中心1个,实现抹茶产量近1200吨、产值3.02亿元,抹茶产品年出口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让一片小小的叶子享誉中外。
铜仁工作组介绍,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思路,丰富农村经营主体,做强铜仁“土特产”,推进特色产业迅速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单品冠军”。
如何把更多收益留在本地、惠及群众?两地携手探索了“强村富民”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哞...哞...”思南县孙家坝镇黄牛集散中心格外热闹,牛叫声此起彼伏,这里的每一头肉牛都明码标价,可供养殖户自行选购。今年3月,依托东西部协作和财政衔接资金,孙家坝镇优质肉牛集散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养牛大户黎雷行一边挑选牛犊,一边感慨地说,政府打造的黄牛集散中心,养牛户在“家门口”享受买牛、卖牛、贷款、保险“一条龙”服务,既方便又省心,低风险,能增收。
“让肉牛产业增效,让养牛群众增收”,这是两地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精彩缩影。据铜仁工作组介绍,先后投入协作资金8000余万元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建设,大力发展肉牛、果蔬、生态食品饮品药品等特色产业,实现助农增收。目前铜仁共有家庭农场16548家、居全省第一。
目光转向160公里外松桃县盘信镇的羽蛋鸡标准化示范场,一只只蛋鸡在鸡舍里竞相啄食,一枚枚新鲜的鸡蛋在集蛋带上滚动,一辆辆运输车在道路边整装待发,不久后将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菜篮子”。
这枚畅销的“小鸡蛋”背后蕴藏着一段关于两地协作的佳话。铜仁工作组介绍,先后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14亿元,助力建成全市规模化商品蛋鸡场共98个,实现存栏蛋鸡1200万羽,年产鸡蛋10万吨以上,日销200余万枚到广东市场,总产值达35亿元,禽蛋产量全省第二,增速全省第二,1/3销往广东市场,实现了“黔货出山”。
产业发展兴
走进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处处可见工人们全力忙生产、赶订单和埋头苦干的身影。机器高速运转,从生产线的一端到另一端,一个个精美的玩具源源不断流出。
“目前正在赶制的重点是销往国内、欧美、东南亚、北美的盲盒系列订单,15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日产量大概在7万只。”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马长玉说。
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是在开展东西部协作的背景下于2021年4月从东莞落户铜仁松桃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43天,是铜仁市“轻装快跑”“拎包入住”的招商样板。
当下,铜仁市正聚焦新型功能材料、大数据、现代能源、生态食品饮品药品、林业、文化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围绕“上下游”配套开展精准招商。数据显示,目前已累计引进广东凯金、广东嘉尚、深圳为方、东莞乐嘉等企业196家、到位投资额144.31亿元。
不仅如此,自莞铜两地结对以来,东莞市聚焦铜仁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合东莞本土新型功能材料企业“一中心多支点”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的“四+”合作模式,深入开展“粤企入黔”双百行动,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聚力打造粤黔协作新型功能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莞铜两地以莞·铜共建园区为载体,围绕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科技创新需求,推动广东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铜仁设立离岸孵化基地及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型孵化器、高校科技园,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升铜仁新能源材料开发水平。当前,铜仁已布局和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铜仁·东莞产业园成功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如今,铜仁构建形成了以大龙经济开发区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的“一核五区”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锂电池及材料、钠电池及材料、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三条产业链为支撑的锰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搭桥送岗暖
今年春节后,全国首趟返粤专列D1831次列车载着600余名贵州籍务工人员从贵州缓缓驶出。而车中的100余名前往东莞的务工人员则在到站后,搭乘专车直达“厂门口”。
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外出务工人员更安心。今年春节期间开通77班次“点对点”专车、专列返岗,输送铜仁籍务工人员返粤返岗3374人,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广东就业5.12万人次。
一边是务工人员搭上“直通车”顺利返粤开工,另一边则是东莞企业带着岗位入黔招揽人才。作为春节后首个到铜仁揽才的地市,东莞人社部门与10余家优质东莞企业在当地举办了东莞铜仁“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当前,莞铜两地正创新开展东西部对口帮扶劳务协作,深化打造“莞铜云聘”“铜仁莞家”等6个服务品牌,设立劳务协作站11个,通过不断加强与协作站驻地对接沟通,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帮助就近就业、加强培训提升岗位匹配度等措施,有效促进铜仁籍务工人员赴粤等地稳岗就业。
适应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是关键。为此,两地扩大校企合作、定制班项目,提升铜仁劳动人口对东莞技能岗位的适应性和匹配度。依托莞铜两地职业院校,围绕市场就业需求深入开展技工教育、校企(校校)合作,通过定向式、订单化、品牌化劳务培训,实现劳动力“培训+就业”精准对接,依托“校中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就业精准对接,实现就业率达97.41%。
对于希望在“家门口”就业的群众来说,“就业帮扶车间”的建成帮了他们大忙。
“现在一个月虽然只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但小孩一日三餐和家庭我照顾到了。”今年44岁的搬迁群众何霞英,2019年从朗溪镇平阳村搬迁进城后,为照顾3个小孩的她成为了全职妈妈,如今莞铜共建印江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生产车间一期项目建成投用,何霞英也有了一份稳定且能兼顾家庭的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两地结合当地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招聘新模式,将劳动力吸引到优质农产品企业中,从而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并带动大龄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铜仁市内已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51个,共建“一县一企”稳岗基地29个。
医教协作深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东莞帮扶医生的身影正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其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得了大病大家都往遵义、贵阳等医疗发达的地方跑,现在东莞的医生带着技术来到沿河,帮助沿河提升医疗水平,我们看病也不用总往外跑了,我们也节省了一笔开销。”患者龙光英说。
莞铜东西部协作以来,两地医疗协作不断走深,围绕助推铜仁医疗事业发展,用心用情实施“传帮带”,不断提升“造血”功能,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优质医疗队伍。
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为例,2022年,该医院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80万元建成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购置22类共47台先进医疗设备;2023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600万元完成急诊科升级改造项目,配备了床旁超声、有创呼吸机、麻醉机、监护仪等共149台设施设备,优化了布局和救治流程,急诊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24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00万元用于健康管理中心设备采购,连续多年帮扶,为医院发展持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教育领域同样硕果累累。通过人才共帮、教育共创、资源共享等举措,两地组织“东莞名师名校长铜仁行”活动11批次,开展“莞铜集智备课”活动,推行“青蓝工程”,推广“莞式慕课”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有力推动了铜仁各结对学校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并打造出了一系列教育品牌。
在思南县第三中学的操场上,来自东莞市塘厦组团教育帮扶教师李春明,正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他通过讲解和多方位的示范,引导学生在分组练习中逐步掌握短跑、排球等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要领,严谨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愉快学习相得益彰。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促进大脑发育,而且可以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李春明表示,他希望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激发潜能。
铜仁工作组介绍,通过强化莞铜教育、医疗部门协作对接并召开两地协作联席会议,两地已携手共建16所示范性学校和10家示范性医院,并对“组团式”重点帮扶项目给予重点倾斜,有效促进了铜仁地区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的全面提升。
文旅交流广
铜仁中南门古城里,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建筑“陈公馆”,如今已焕然一新,蜕变成为“莞铜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步入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应俱全的现代化设施与保留完好的古朴风貌,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群众慕名而来。
据铜仁工作组介绍,为深化莞铜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资源活化共享,经过精心策划与协调努力,“陈公馆”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功转型为“莞铜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今年4月22日,该空间正式揭牌开放,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集阅读、学习、交流于一体的优质平台,更成为了展示莞铜东西部协作丰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
当地市民罗女士说:“东莞与铜仁携手打造了这么高雅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配备了儿童读物,让孩子们多了个读书的好地方。我以后也会经常带小孩来这里看书,因为书香润童心,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非常重要。”
不仅是图书带来的精神交流,今年夏天,两地还因篮球这一纽带加深了两地友谊,莞铜两地体育部门精心打造2024年“莞铜”友好城市篮球联赛。比赛现场,不仅可以看到东莞为球迷提供了具有东莞篮球特色的文创礼品,村民还带来土家花灯、土家山歌表演。
多位曾在东莞打拼多年的“2亿分之一”代表,也参与到这场跨越山海的篮球联赛。在东莞生活打工多年、返沿河老家创业的付芬说,在东莞打工赚了钱,学会了技术与管理,返乡创业做服装,现在带动100多人就业。东西部协作的好政策又给我的公司带来利好。不久前,挂职干部当“红娘”,引来了广东服装客商,现在我们正在洽谈合作呢。
莞铜东西部文旅协作交流互动还不止于此:端午前后,铜仁市碧江区龙舟队友情出战东莞“龙舟赛”;6月下旬,曾经的东莞建设者、“莞铜友好”的典型代表、江口县怒溪镇河口村支书杨光珠返莞故地重游;暑假期间,东莞旅游协会策划组织开展暑假研学旅游活动;8月上旬,协助铜仁文旅部门组队到莞举办文旅交流及宣传推介活动;9月,东莞博物馆联盟组团赴铜仁交流,开启友好共建博物馆新旅程,两地各大博物馆间搭建起友好合作的桥梁,莞铜博物馆文化联展仍在持续升温;12月,联合莞铜文旅部门策划推出“莞爱铜行”主题快板节目,并将选送文艺骨干参加铜仁市县举办的元旦文艺演出活动;此外,今年6月以来陆续讲述了10多位“2亿分之一”在铜仁的人物故事,受到各大媒体的持续关注报道,“莞爱铜行”宣传IP持续发酵……在一次次增进两地人文交流中,两地距离不断拉近,创新打造出文旅协作的“莞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