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聚焦市政府一二号文丨未来3年将投入超4.5亿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2025年02月06日 16:31 0人参与  0条评论

2月6日,在全省全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之际,东莞召开新闻发布会,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集中发布市政府一号文、二号文以及企莞家、企业服务专员机制等重要内容,向全社会宣示东莞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的坚定决心。其中,东莞市政府二号文为《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聚焦“8+8+4”产业重点环节所需的核心服务,未来3年将投入超4.5亿元财政资金,力争到202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升到55%左右,培育壮大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超100家,因地制宜规划建设10个特色鲜明、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的集聚区。

壮大软件信息服务 加快发展贸易服务

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是经济转型之擎,东莞软信服务业基础较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空间大。《若干措施》提出,将深入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发展定制化平台解决方案,培育壮大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展鸿蒙系统生态链建设,打造鸿蒙特色产业园。推进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发展新型工业软件,支持企业优先发展普适性强、复用率高的基础共性和行业通用工业软件。支持制造业企业剥离软件信息服务,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50万元奖励,力争2027年规上软信业营收总额突破700亿元。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到2027年,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培育1-2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贸易服务是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有助于制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品牌。因此,《若干措施》提出,将深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建设行业性垂直领域或细分市场独立站。依托松山湖数字贸易港等资源,加快建设数字贸易示范项目,打造数字贸易合作示范新高地。建立全市优品库,评选产业带TOP10品牌企业、供应链企业榜单。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活动,按活动实际支出给予每场最高不超过80万元支持,力争2027年开展不少于15场,加快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出海”。鼓励全球电商平台企业在莞设立功能性机构。支持电商平台企业在垂直细分领域实现突破,给予每家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支持。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提升涉外中小企业跨境结算及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会展服务,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行业展,支持引进和首发、首秀、首展优质展品,力争到2027年打造不少于12个具有全国行业影响力展会。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优化科创金融服务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的科技服务业,《若干措施》提出将高水平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集聚一批技术创新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引导国企、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跨国公司等设立研发总部,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等新业态。发挥中关村智造中试基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引领作用,加快构建概念验证、实验室研发、中试验证、产业化应用全链条中试服务体系,提升中试服务能力。对提供概念验证和中试服务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经核定分别给予累计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和200万元奖励;对服务项目获得创投基金或产业资本投资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本融资激励。到2027年,重点在前沿新材料、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不少于50家具有产业影响力的概念验证中心或中试平台。

同时,为支持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与充分转化提供有力支撑,《若干措施》将优化发展科创金融服务,支持松山湖建设科技金融集聚区,争取到2027年推动一批金融类国企、政府引导基金、类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在松山湖聚集。支持松山湖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科技型和绿色型信贷、保险、担保、债券、证券化产品等科创金融产品。引导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长期支持陪伴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

提升现代物流服务能级 增强商务服务能力

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物流对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发挥着关键作用。《若干措施》提出将推动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等联动发展,在东莞港片区打造大湾区供应链综合服务集聚区。鼓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物流5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在莞设立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力争到2027年培育5A级物流企业2家。大力发展数字物流、冷链物流、低空物流、快捷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传统物流向供应链物流转型。加快建设一批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工业物流企业部署立体库、自动分拣系统、无人车等智能物流设备。

同时,《若干措施》将集聚发展高端人才寻访、管理咨询、测评、管理软件等中高端新业态,对新引进的国内外行业高端业态知名机构,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奖励,推动2027年中高端业态占比超40%。建立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库,支持机构与重点产业链深度对接、深层合作,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战略管理咨询和人才匹配服务。加大对平台载体支持力度,推动东莞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成为国家级平台,鼓励机构在香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实体组织,争创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还将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重点工业设计大赛,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设计服务,按服务数量给予分类分档奖励,力争到2027年服务数量不少于400家/次。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做优做强,鼓励国内外权威检测认证机构落户东莞,支持合作共建授权实验室。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供应链,培育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服务机构,积极开展碳核算、碳认证等绿色低碳服务和培训活动。

加强集聚示范 强化人才引育

此外,《若干措施》提出设立集聚区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支持方式,实行竞争性评审,择优予以运营奖励,每个集聚区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鼓励各镇街、园区结合实际,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配套政策。

对综合效益靠前的领航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不超过10万元奖励。支持领航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给予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奖励。支持给予领航企业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含购买民办学校学位)相应指标。对符合条件的领航企业,纳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白名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领航企业的信贷投放。

将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人才列入“1+6”人才政策体系,对符合优才卡申领条件的人才,提供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停居留出入境等一系列人才服务。探索用人单位自主评价、专家评审等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生产性服务业人才评价政策。拓宽人才项目融资模式,鼓励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人才项目。

(记者 张忻珏)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佩玲关键词:发布会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