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县域是发展的基本单元。
资源要素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近年来,面对压力挑战,中国的很多县城用信心扎稳发展之“锚”,以禀赋坚定前行之“舵”,靠创新扬起御风之“帆”。
一座座小城飞跃上升的发展故事,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厚植产业优势
从一块煤发家,一座小城实现了从贫困县到“西部煤都”的蝶变。
走进位于陕蒙交界的神木市大柳塔镇,一座座庞大的现代化煤矿,彻底颠覆人们对煤炭行业“风险大”“污染强”“科技含金量不高”的刻板印象。
穿西服上班、用鼠标“割”煤、矿工化身“程序员”“工程师”……在神木,采煤已从传统印象里的“黑大粗”变为“高精尖”。
这是2023年11月30日在陕西神木拍摄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大柳塔煤矿由全自动液压支架支撑的采煤工作面。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曾几何时,神木也曾陷入单纯“挖煤”“卖煤”的模式,经济命脉被煤价的涨跌左右。难以建立起完备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缺少韧性和进阶空间。
为了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神木围绕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高端能源化工产业项目。同时着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文旅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抓住一个个“新风口”培育梯度接续产业。
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蓄势。2023年,神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国十强县中唯一的西部县市。
壮大特色产业,不能只凭资源“靠天赏饭”,更要瞄准市场需求,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从“土特产”到“致富粮”,一粒青稞如何实现“七十二变”?
走进西藏江孜县的一家酒业公司生产车间,发酵罐、清酒罐等18个罐体矗立在厂房里,全自动生产线井然有序,一件件青稞啤酒被迅速贴标、打包、装箱。
“在传统青稞酒制作基础上,我们研发出多款青稞白酒、啤酒和饮品。2021年至2023年共销售120多万件,累计营业额7100多万元。”公司董事长扎西热杰说。
青稞蛋白代餐棒、青稞烘焙预拌粉、青稞奶茶、青稞爆米花……从传统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实现产学研三方合作,江孜目前研发生产的青稞系列产品已达40余种。
2024年10月16日,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江热乡班觉伦布村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使用农机收获青稞(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除了食品加工,江孜还探索将麸皮、秸秆等加工成饲料、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提升产业经济、民生和生态效益。
放眼全国,一座座小城因地制宜,致力打好特色牌,形成优势产业。
曾经是躺在贫困县名单中的“落后生”,如今是频频登上热搜的网红县城。山东曹县瞄准“汉服经济”,挖掘细分赛道里的大市场,从“流量爆红”迈向“产业长红”;
2024年9月27日,在山东曹县大集镇一家汉服基地,主播直播推介汉服。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从一道“光”延伸,青海德令哈市由荒凉小城变身“光热之都”,光、热、电的循环转换,让这座西北小城在世界新能源舞台上大放异彩;
汇聚4家上市快递物流企业总部和3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上海华新镇变“边缘”成“圆心”,化劣势为优势,成长为拥有千亿级物流产业的“快递第一镇”……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接着乡村,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深挖资源禀赋,瞄准发展赛道。越来越多县域小城逆势崛起,特质鲜明地站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