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2025年01月25日 17:47 0人参与  0条评论

众所周知,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非常“吸睛”:2024年,广东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

广东交出的这份就业答卷意义重大,不仅为自身的稳健前行注入澎湃动力,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样本,更为全国就业大局的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这份成就的背后,满是艰辛与挑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广东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一些依赖出口的企业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用工规模削减。与此同时,国内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新兴产业存在人才供需的结构性错配……

关关难过关关过。广东究竟如何突破重重阻碍,持续筑巢引凤,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稳存量:

依托支柱产业,深挖就业潜力

贴上喜庆的窗花,挂上大红的中国结……连日来,从广州南站始发的多趟免费返乡专列,满载着在粤务工人员踏上回家路,车厢里满是欢声笑语。

广东是人口大省、就业大省、农民工大省。据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亿人,就业人员7057万人,农民工4365万人,均为全国之首。

为什么从改革开放至今,“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这句话依旧脍炙人口?

有一种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力会根据不同区域的工资水平、就业机会等因素,进行流动和配置,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024年,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成功迈向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 36 年稳居全国首位。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筑牢了坚实根基。

再来看细分数据,更显韧性:广东工业规模约占全国八分之一,规上工业企业7.39万家,居全国第一;拥有8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支柱产业稳了,就业的大盘子也就稳住了。正如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院长萧鸣政所说,“广东人才高地的突出优势就在于产业性”。

何以配得上这个名头?广东的上下游企业善于“抱团取暖”共克时艰,企业发展稳扎稳打,经过多年的沉淀,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种产业形态反映到就业领域,记者发现,在南粤大地大大小小的车间里面,有一种“组团”打工的现象。

广州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是广东电线电缆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该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广东省首批特级技师李楷东就曾透露了企业员工流失率低的原因:他们大多是“夫妻档”和“老乡工友”,对企业忠诚度高。

所以,为了让劳动者干得更舒心,广东人社部门致力于为企业“雪中送炭”,通过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措施,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创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去年以来为企业和劳动者减负近200亿元。

李楷东

除了促进企业稳岗拓岗,去年广东人社部门还推动各部门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服务项目等政策性岗位超30.2万个,开发见习岗位超9万个,精准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

扩增量:

介入新兴产业,拓展就业版图

去年11月,低空经济领域全国首个省级一类赛事——2024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珠海举行。赛事裁判长钟伟雄介绍,竞赛内容紧贴产业、行业发展趋势,旨在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据测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人才缺口达100万人。

广东提前介入低空经济新产业,孵化无人机“飞手”新职业的故事并非孤例。当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创新创业活力涌动,劳动者就业便有更多新选择,就业“蓄水池”就越做越大。

2024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现场。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近年来,广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也催生了不少新职业新岗位。

如比亚迪在惠州、深圳等地建设大规模生产基地,电池研发与生产吸引了材料科学、电化学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小鹏汽车在肇庆布局生产基地,同样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兴起,充电桩安装与维护、电池回收处理等产业不断涌现,催生的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数量也在持续增加。

在人工智能领域,广东以广州、深圳为核心聚集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如科大讯飞华南总部等,为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提供广阔就业空间。

在生物医药领域,在广州科学城、深圳坪山等地,众多药企如华大基因,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大量医学、生物学专业人才。

在数字经济领域,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创造了包括主播、运营、客服等在内的大量就业岗位。

“当前,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总数约1180万人。”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拓展职业伤害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等试点,出台新一轮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等,健全体系加强保障、促进灵活就业。

同样在去年11月,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广州南沙闭幕。这场大赛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平台,也进一步助力广东在新兴产业领域吸纳更多优质人才,为就业增量持续发力。

提质量:

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像咱们手上戴的手表、轮船上的螺旋桨、飞机上的发动机等,这些精密部件都是由数控铣加工出来的。”

近日,国新办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获得者、广东省机械技术学院教师龙伟杰在会上自豪地说道:“在我身后,有成百上千和我技能水平相当的师兄师弟们,他们已经在广东的各个机械加工领域崭露头角。”

去年9月,正是这位“00 后”技校生,帮助中国代表团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五连冠”。自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广东培养的选手累计获得35金16银14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占全国总数均超1/3。

龙伟杰

出色的世界技能大赛成绩,不仅让广东技能教育“出圈”,更促使多方共同思考:世赛成果如何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就业质量?

务实的广东,思路明确且落地迅速:做好世赛标准下放和成果转化,加快产教融合——

2023年以来,省人社厅瞄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华为、腾讯、比亚迪、希音等一批制造业当家企业成为链主企业,为产业链建立起从招生、培训、评价与就业一体的技能人才供应链。

据统计,“入链”企业累计提供了超10万个学徒岗位,通过推行“岗位+培养”学徒就业新形式,帮助青年掌握新技术新技能,打通青年进入新兴产业就业“最后一公里”,解决“产业缺青年,青年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广东有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达到66万人,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去年招生规模实现9年连增,每年输送技能人才超16万人,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说,现在是“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黄金时期。对广东省首批首席技师、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发电机检修工王建涛来说,得益于政策红利,职业晋升的“天花板”“隐形门”被打破,技术工人更有盼头、干劲更足。

王建涛所说的政策,就是在广东率先落地的“新八级工”制度。去年,全国首部关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正式出台,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岗位)及时固化为制度规范。截至目前,广东已累计评聘首席技师33名、特级技师453名,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

广东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高技能赋能好就业,激活了人才“一池春水”。截至目前,广东技能人才队伍达到201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22万人,分别比2023年底增加40万人、65万人。

编者按: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百姓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去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反映了广东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突出成效。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高质量充分就业 守护稳稳的幸福”栏目,通过剖析解读广东“稳就业”的有力举措,展现南粤大地热气腾腾的生活生产景象,敬请垂注。

来源:广东人社头条    编辑:黄玉翠关键词: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