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就治水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我国各地不断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书写兴水利民新篇章。
跨流域跨区域调水 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
春分刚过,在海拔近2000米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大岔村,33岁的村民李荣植一大早来到田边,刷卡取水后,滴灌设施便将水输入土地。
“小时候吃水全靠水窖,夏集雨水、冬藏冰雪。如今,不仅吃水有了保障,连流转的1400多亩土地都能‘喝’饱水了!”李荣植感叹。2024年,当地引洮供水工程配套工程建成投用,他流转的山旱地变身水浇田,马铃薯亩产从不到2000斤增至近6000斤。
引洮供水工程取水口洮河九甸峡水库。(王克贤 摄)
在以定西市为代表的陇中地区,十年九旱,曾经“苦瘠甲天下”。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实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并叮嘱“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
当时,一期工程总干渠18座隧洞已贯通17座,而7号隧洞遇到罕见地质难题,绕洞法、顶管法等七八种方法都行不通。
“总书记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指示水利部派出专家给予帮助。在工程最艰难的时刻,总书记的关心给了我们莫大鼓励!在专家组的帮助下,7号隧洞实施了冻结法,突破了难题。”现已退休的原甘肃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建雄回忆。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菜农在铺设了滴灌管道的地里移植西芹(资料图片)。(杨晓军 摄)
2014年12月,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2021年9月,二期工程建成。目前,引洮供水工程已惠及甘肃5市14区县近600万群众,占甘肃全省人口近四分之一,累计引水达11.15亿立方米。
从解决人饮问题到保障产业、保护生态,引洮水的综合效益正在持续放大。
“总书记2024年9月在甘肃考察时要求加强维护和管理,让这项工程在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效用。我们牢记嘱托,奋力前行。目前甘肃已在天水、定西市的多个引洮供水工程受益区建设多个中型灌区,以全面提升引洮供水工程综合效益。”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曾有孝说。
数字孪生技术持续提升引洮供水工程精准调度水平;陇西县引洮水资源高效利用及调蓄水池工程等一批后续项目加快建设;引洮供水工程已累计向河道输送生态水超过3.7亿立方米……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引洮供水工程正更好地惠泽陇原。
正在建设的陇西县引洮水资源高效利用及调蓄水池工程。(受访者供图)
【新闻深一度】在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88亿立方米,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建成通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建设、发挥效益。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工程正加快实施,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