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12:00,广东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系列直播节目《飞越广东·奋楫新时代》播出了《潮,东莞造》,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式展示东莞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本期节目分“科创时代 动能勃发”“先进制造 突围升级”“活力之城 梦想之城”“深化改革 ‘联网’湾区”四个篇章,用1个小时的直播镜头,通过4K航拍、5G直播、虚拟现实等多种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式展现东莞竞跑“双万”城市新赛道,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成就。
广东卫视、广东新闻频道全程并机直播,全省21个地级市广播电视台主要频道和触电新闻APP、知东莞APP等多个新媒体平台同步跨屏推出。
直播回顾:
《飞越广东·奋楫新时代》之《潮,东莞造》
科创添羽翼 为东莞科技创新增添底色
科技创新是东莞能跨入“双万”新赛道的重要支撑点,也是东莞未来发展的最强动能。2012年东莞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1.6%,到了2021年,提升到了3.54%,位居广东省第二。近年来,东莞举全市之力打造松山湖科学城这一创新引擎,巍峨山下,松山湖畔,“科技蓝”交融“湖山绿”,华为终端总部以及一批龙头高新科技企业,形成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
在松山湖南部,坐落着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址,紧邻着的是“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从2017年8月28日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至今,这台“国之重器”对我国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散裂中子源的注册用户超3000个,已完成实验课题约700项,累计发表论文120余篇。
科技创新的最核心的要素之一是人才。要吸引高水平人才,就离不开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作为东莞市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开创性举措,2020年7月,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应运而生。两年来,已吸引12家新型研发机构、500多家科技企业,3000多名科研人才入驻。
制造再升级 绘就东莞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以“三来一补”起家的东莞,经过四十多年的转型升级,已经迈上了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融合发展的新台阶。据统计,全球每五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产自东莞。直播中,记者深入OPPO的智能贴装车间,了解一台手机诞生背后。
近年,对创新的狂热追求早已深深刻进了智能手机制造业的骨髓,由此产生的强磁场也带动了当地基于高端元器件、芯片、5G、人工智能等高端细分领域超千家上下游供货商发展。一批OPPO、vivo、小天才等总部和研发中心也陆续投入建设。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所趋,东莞也敏锐地把握到了数字化浪潮转型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今年就以“一号文”的形式,明确地指出了这个重点发展方向。2021年8月,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今年上半年,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思爱普制造业数字化转化赋能中心相继落成,仅半年的时间就签约了1.3亿,带动了东莞2765家规上企业进行数字化的转型。在制造业攻坚克难、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东莞的“专精特新”们给生产设备插上数字化“翅膀”。
得益于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东莞在全球产业链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今年上半年,东莞外贸进出口6950.3亿元,整体规模继续稳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730.4亿元,增长12%。
文化赋新能 东莞潮玩文化实力“出圈”的背后
迈上“双万”城市新起点,东莞提出,打造“四大名片”“七大文化”,增强千万人口的城市文化认同感。在东莞,有超过16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创新中传承,篮球城市文化节、潮流生态露营节等新型文化载体精彩迭出。
直播中,记者亲自体验了东莞的非遗秀、千角灯制作技艺等,了解东莞传统文化的“潮”。据悉,东莞一共有167项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44项、市级113项。
东莞不只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岭南名城,也是当之无愧的“青春之城”,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只有33.4岁,年轻人指数位列全国第五。近年,东莞还有了一个新称号“潮玩之都”,世界80%的潮玩产品都产自东莞,同时东莞也向世界输出优秀的潮玩文化。直播中,记者走进Laura、金属拼装工艺品、机甲等潮玩IP,了解东莞潮玩文化实力“出圈”的背后。
为了让年轻人愿意留在东莞,近年来,东莞在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除了潮流文化,还有体育文化、生态文化等等。如东莞是公认的“全国篮球城市”,本土球队广东宏远勇夺11连贯,全市有近6000个篮球场,以篮球场为主的多功能体育馆就有57座,全市每个村都会建一个以上标准篮球场;东莞有1200多个公园,数量全国第一,平均每个镇街都有近40个公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花园城市”。近年来,东莞掀起了一股露营潮,在东莞露营不仅仅是野餐,更有着一股书香味、文化气……
“东莞的潮玩文化更加大众化,更加适合z时代的年轻人”
作为本期直播的最大亮点,在东莞沙田文化艺术中心设置的“火柴盒”东莞分演播室里,一场精彩的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在这里上演,莞港澳人士放声高歌。
像这样的音乐会定期都会在东莞各个镇街的公共空间举行,纯公益,零距离,表演者和观众都是生活在东莞的音乐爱好者。“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通过打造城市潮流艺术空间,打造时尚达人和音乐人的分享平台,定期举办小型、灵活、精致、时尚的音乐活动,全方位启动“火柴盒”东莞城市文化新IP,带市民游客感受青春东莞、潮流东莞的魅力,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未来,东莞如何塑造城市新形象?直播中,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范红教授也提出了自己建议,她认为,东莞的“制造名城”已经家喻户晓,未来东莞还需要传播好历史名城、生态之都、科技创新之都,潮玩之都等城市名片。对于当前东莞确实也正在大力的打造潮玩文化,范红教授表示,“潮玩东莞”有一个非常好的基因:拥有一个非常好的产业链,“有别于广州的“时尚文化”和深圳的“新潮文化”,东莞的潮玩文化更加大众化,更加适合z时代的年轻人。”
“莞”人有温度 治理有力度 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近年来,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东莞正迎来融湾发展“再创业”的黄金时期。
如何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如何实现共生共荣,是东莞进入千万人口特大城市必须迈过的一道坎。眼下,东莞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正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直播通过二手房东变身“楼栋长”和村有“和事佬”调解员的两个小故事,带大家了解东莞在面对城市人口共生共荣的难题时是如何使出的新招奇招,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当前,东莞正逐渐形成调解工作大格局,在全省率先培育成立东莞市调解协会,全市现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17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248个、个人调解工作室65个、驻所调解工作室94个。东莞正在探索完善多元纠纷解决工作新机制,构筑和谐稳定“第一防线”,为“双万”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千万人口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