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场盛大的团聚,美食则是这场团聚中最温暖的注脚。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家的味道,传递着美好的祝福。油角、糖环、鱼笼、松糕、红团……这些美食不仅仅是过年的代表,更是东莞人一代又一代的春节记忆。
大街小巷弥漫油滋滋的香味,东莞人知道“年”来了!春节里,东莞的年味浓厚,不少市民都纷纷“开油镬”制作油角、糖环等各种传统春节小吃,让这个“年”更甜更暖。
糖环
环环相扣、团圆美满
居住在常平镇桥梓村的旺妹,家里正在制作传统的贺年美食糖环和油角。“每逢春节,长辈们便会开油锅、炸糖环,以求来年的日子甜甜蜜蜜。糖环入口甜香酥脆、回味无穷,我小时候特别爱吃!”旺妹笑着说,每当想起家人聚在一起制作传统美食的画面,就感到特别温馨和快乐。因此,长大后的她也开始学习制作蛋散、油角、松糕、鱼笼等本土传统美食及贺年小吃。
制作“糖环”所需材料不多,制作环节比较简单。首先,将糖和水放锅中混合加热成糖水,案台上放置适量糯米粉,少量多次加入糖水搓成粉团。然后把粉团放入沸水中烫熟,把刚烫熟的粉团和生糯米粉、糖水混合,搓至粉团柔软、不开裂即可。
如今做糖环多用饼印,只需把适量粉团放置在糖环专用的木模具中压实,用刮刀刮去多余粉团后,在案台上轻敲,环形的粉团便脱模而出,这一步骤被称为“批印”。最后,将环形粉团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又脆又香又漂亮的糖环便可出炉了。
糖环是春节不可缺少的贺年食品之一,“环”谐音“还”,意为归还,表示儿女归家还乡、阖家团圆,因其色泽金黄、形状似环,亦有黄金满屋、幸福美满等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
油角
油角弯弯,家财百万
油角作为传统贺年小吃,是很多市民的年味记忆,因为它的形状像“荷包”,有钱包饱胀、家肥屋润的好兆头。开油锅炸油角,不仅是为了舌尖上的酥香,也象征着来年的日子油润、富足。
“乍一看,油角的制作过程与饺子十分相似,但皮、馅却各有不同。”旺妹介绍,油角皮由面粉、猪油等材料制作而成,馅料则由花生碎、白糖等混合而成。
封口时也要捏成麻绳状“锁边”,最后下油锅炸至金黄即可。
刚出锅的油角,金黄酥脆、香气扑鼻,实在让人垂涎三尺,忍不住一个接着一个地吃。“油角成为了串门送礼、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一壶茶,几样贺年小吃,足够让一屋子人围坐一起,聊天叙旧一整天。”旺妹想起这些美好时光,脸上泛起笑容。
蒸红团
一口软糯满载温情
在一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以“红”最具特色。红团,便以其喜庆的色彩与形状,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生活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的美好祈愿,成为谢岗镇当地颇受欢迎的春节传统美食。
制作红团的过程,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家庭活动。长辈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食材,从挑选糯米粉到调制馅料,每一步都格外用心。孩子们围在一旁,好奇地观察着,偶尔也会伸出小手,尝试着捏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红团。
当一个个红团被整齐地摆放在蒸笼里,随着蒸汽的升腾,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糯米与馅料的香甜气息,那便是年的味道。
待到红团出锅,那热气腾腾、晶莹剔透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与丰富的内馅完美融合,甜而不腻,香而可口,瞬间唤醒了味蕾的年味记忆。
红团,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文化的延续。那份熟悉的味道总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年的氛围。
东莞的过年传统美食,还有色泽金黄,香飘四溢,又酥又脆的蛋散。
▲又甜又糯的鱼笼
▲甜酥脆的奥饼
这些传统美食,既承载着新春阖家团圆的喜悦,又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一口香脆,一口松软,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这份传统“年味”,始终能让你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通讯员 周静仪 骆维 周伟钧 叶艳芬 何泳 黄佳惠 姚银凤 马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