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东莞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统领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推动群众“急难愁盼”的学位、病床位、停车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等“五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6月11日起,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新闻》栏目将推出系列报道,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看得见的方式、摸得着的实惠回应群众期待。第一篇,记者调查东莞多措并举破解停车难题。
市民莫先生一大早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10分钟左右,已在院内找到停车位停好车。他告诉记者,以前早上8点前到医院都找不到停车位。
院方表示,院内停车位紧缺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归功于从今年5月上旬开始试用的智能立体停车场。相较于传统停车场,立体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和停车效率更高。
据了解,目前该立体停车场仅对医院职工开放,共计1008个车位,停放车辆约720辆,使用率达70%以上。未来,医院还会开启TOD工程建设,新增两层地下停车场,约可容纳1500辆车,并与在建中的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无缝对接。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南城的金丰路,该路段从今年初创新启用了一种路内临时停车位的措施,可进一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不过也有市民认为,路内临时停车位的设置发挥了便民功能,但在交通高峰期,仍有不足之处,急需改进。
市民 黄女士:“现在做了这个停车场,有些车主不知道这里是有规定使用时间段的,到高峰期的时候会影响到车辆通行。”
今年以来,东莞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加强停车供给,今年1月-5月, 完成配建及路外公共停车位27316个,预计全年将新建完成6万个车位,进一步破解停车难题。
记者观察
解决停车位难题,是每一座城市在发展进程中,无法绕开的一道命题作文。东莞的解题思路中,有一道“法宝”贯穿始终:“守正创新”。守正,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交通发展理念,围绕广大车主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停车需求出发,切准痛点,以更人性化的思维推出各项停车位配建措施;创新,即打破固有的传统交通治理方式,以增建停车位为例,在东莞这座大约2460平方公里的有限的城市土地面积上,要满足350万辆私家车的停车需求,显然不能一味做“1+1=2”的简单加法,而是要打破常规,充分盘活利用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做文章,借力大数据赋能,做“1+1>2”的优化算法。值得点赞的是,在这次走访调查过程中,我看到东莞正在这样的解题思路下,持续为破解“停车难”困局发力。我相信,这对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车主而言,未来可期!
(记者 谢慧龙 朱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