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神州巡礼|云南:绘就绿意盎然的“诗和远方”

2021年05月30日 17:30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通山林的金山银山路

63岁的茸比家住香格里拉市普达措国家公园,这里平均海拔近3500米,拥有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以前,砍树、打猎是群众的日常生活,野生动植物也不断减少。几年前,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后,实行社区反哺政策,让茸比有了“园民”身份。“一年领的补助和反哺钱超4万元,环境没保护好,这钱就没了。”茸比说,保护好绿水青山,真的就有金山银山。

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唐华介绍,通过国家公园试点,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国家公园制度体系,形成融合传统生态智慧的内生型国家公园生态管理方式。

茸比的身份转变是云岭大地谱写绿色生态发展答卷的缩影。

在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哈尼人利用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水从树木繁盛的山顶引入梯田,构建出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

这是1月6日早晨在云南省元阳县拍摄的哈尼梯田。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29个,以科技手段打造智慧赏花新模式,曾经老旧的工业基地开远市,发展花产业实现靓丽转型;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扶贫,云南从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选聘生态护林员18.3万人,带动逾78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

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云南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进程加快。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民欣说,云南绿色食品品种、品质、品牌培育不断加强,健康生活目的地逐步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以水电为主的绿色能源产业,跃至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茶叶等9个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0%;全省核桃种植达4303万亩,打造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1个。

赵永平说,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努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推动“树上摘金、林下种金、坡上生金、风景变金”成为现实。

如今,来七彩云南寻找“诗和远方”,已成为时尚。

4月18日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镇拍摄的泸沽湖(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记者 王长山 杨静 赵珮然)

来源:新华网    编辑:苏晓敏关键词:云南 生态 洱海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最热评论
0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东莞阳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已显示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