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行动纲领的执政党。2018年,“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生态文明建设被定位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1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身边的蓝天白云、清水绿岸显著增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肯定和普遍赞誉,一幅幅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 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内,一只大熊猫在树上休息(2022年4月24日摄)。 胥冰洁 摄
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史无前例
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同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10年来,“史上最严”的环保法规和执行力度,成为遏制环境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新环保法增加按日连续计罚等执法手段;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
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全国推行。10年来,我国荒漠生态治理打造了许许多多国际标杆,涌现出了王有德等一批治沙英雄,形成了八步沙、右玉、柯柯牙等治沙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长江保护工作。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也在围绕长江生态保护工作频繁发力,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也开始把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一批批重大生态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重要生态区位,我国实施66个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和40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工程”,实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让广袤的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
我国积极淘汰水泥、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加强散煤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 2022年7月11日拍摄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无人机照片)。邓华 摄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令世人赞叹
2021年中国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降到了30微克每立方米。连续两年实现了PM2.5和臭氧的双下降,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7.5%,比2015年上升6.3个百分点。困扰很多北方城市多年的雾霾天几乎见不到了。
202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升到84.9%,比2015年上升18.9个百分点。长江干流全线连续两年实现二类及以上优良水体,明确需消灭的劣Ⅴ类国控断面已实现动态清零,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渤海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很多人不知不觉间惊喜发现,身边的臭水沟变成了小清河,曾经污染严重的湖泊变身鱼米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种草改良1.65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中国成为近20年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近10年中国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的新增森林面积。
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78亿亩,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7500万亩、6488万亩和7895万亩,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3%。25.78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两轮累计实施5.2亿亩,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公里。
2013年以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国家公园体制。2021年10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向着建立系统的国家公园体系迈出坚实步伐。在北京设立了国家植物园,在广州设立了华南国家植物园。74%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了有效保护。
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从设立国家公园的生态成效可以看出,东北虎、大熊猫、长臂猿、雪豹、藏羚羊等物种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意味着我们自然栖息地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共识,全社会提高了对国家公园的认识,形成了建设国家公园的共识。
这些坚实例证和数据的背后,彰显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境界。
△ 贵州省威宁县平箐光伏电站和大海子风电场(2018年3月13日摄)。杨文斌 摄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指引下,更绿色、更低碳,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的自觉行动,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也为百姓自身生活带来更多幸福感。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少用一次性餐具,多一次公共交通出行,力行“光盘行动”,坚持垃圾分类……
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30余万公顷,较2012年前增加近50%,拥有城市公园约1.8万个;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超过90%…
从积极参与减塑行动、垃圾分类到争当林长河长、生态卫士,甚至选择少点外卖、绿色出行,都成为每一个人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生态文明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过去10年,我国的生态面貌和生态状况不断向好,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局面,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已经成为现实。
△ 在贵州省贵阳市国家级森林公园,村级林长郭健用手量一棵树的直径(2022年7月13日摄)。杨文斌 摄
全球生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常纪文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10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宣布并坚定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成功举办了生物多样性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的会议;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事业;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10年来,中国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推动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全球治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共同发布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典型实践案例;深入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海洋与生态治理机制,实施“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中国行动;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海洋合作关系,向南海周边国家持续提供海啸预警等公共产品服务……这些都是中国为全球生态保护与发展作出的扎实有效的贡献。
△ 在白洋淀淀区拍摄的青头潜鸭与白眼潜鸭混群(2022年7月22日摄)。邢广利 摄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确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雄心目标。制定和实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目前,“1+N”政策体系在完成了“双碳”工作顶层设计的基础之上,已经出台37个领域行业方面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政策措施和行动,正在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在生态发展方面的成功得到了全球广泛认可。美国环保协会执行副总裁茹冠洁认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院长菲利普·克莱顿评价说,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对全球有引领作用,是国际社会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说:“在环境、能源、转型及经济发展和减污减排方面,中国在过去20年是领先的,让我们看到了有很多针对性政策是能够带来真正积极的好效果的。”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