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1310”具体部署|主题宣讲基层行东莞专场视频展播⑦

2023年08月31日 15:21 11人参与  3条评论

【编前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指导,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特别组织策划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主题宣讲基层行(东莞专场)活动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办,活动邀请东莞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分享各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故事,引导全市上下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切实担负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东莞使命。即日起,东莞广播电视台将分期刊发《“1310”具体部署主题宣讲基层行东莞专场视频展播》,第七期推出《汪泓:莞城新生计划|延续城市人文记忆,重塑千年古城活力》,敬请关注!

IMG_2576_副本.jpg

宣讲员 汪泓
莞城街道宣教文体旅办主任

今天,我们来听莞城街道宣教文体旅办主任汪泓讲述莞城在延续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坚守中“蝶变”的故事。

莞城新生计划|延续城市人文记忆,重塑千年古城活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莞城新生计划,分享关于东莞记忆的故事。

记忆中的莞城是长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请大家看一组老照片来回忆一下老莞城,相信老莞人对这些照片都感觉很亲切。

运河商场是东莞20世纪90年代最大的国有百货商场,华侨大酒店是东莞首家四星级酒店,还有莞城电影院、人民游泳场、工人文化宫等等,这些都是那个年代的“网红”打卡点。

说到莞城的变迁,不能不提东方红照相馆。它是东莞第一家国营照相馆,成立于1956年,那时各镇街慕名而来的人,天不亮就在门口排起长龙。如今胶片时代早已翻篇,东方红像一艘旧船搁浅在新时代的海岸。

东方红是莞城的缩影,繁华曾经是莞城的代名词,但在时过境迁之下失去了往日风光。如今振华路、大西路、中兴路这些老街老巷没什么人气,特别是没有了年轻人的身影。看着这些剥落的老旧墙体和密集交错的电线,内心难免遗憾和心酸。

重拾往日的风光 “东莞记忆”项目应运而生

那么莞城如何重拾往日的风光,莞城未来的路在何方?

莞城有着1200多年建城史的沉淀,有可园、迎恩门、却金亭碑、容庚故居、骑楼街等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刷新千年古城的魅力,成为一道历史命题。

于是,“东莞记忆”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以“重塑千年古城生命力,打造多元共生的历史街区典范”为总定位目标,采用“微改造”的方式,构建集居住、文化、商业、旅游、创意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综合社区。东莞记忆项目不是单纯的三旧改造,不是房地产项目,更不是简单的文旅项目或者片面的立面改造,它是一个系统的老城活化项目。

“东莞记忆”来之不易,其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项目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历史专题研究,访谈了何镜堂院士、杨宝霖老师、张铁文老师、李历松馆长、李炳球老师等。我还记得,与杨宝霖老师的访谈是一场“无声的交流”,年过八旬的杨老师耳朵听不太清,我们的交流全靠书写,字里行间满满的莞城回忆。经过大量的专访,对口述史调查,挖掘市民记忆里的东莞故事,我们得到了宝贵的资料,得以分析莞城发展的城市演变,莞城与水、商贸、文化的关系等等。

老城复兴是个国际性的挑战,在东莞也是首例,在本市没有同类型可参考。市直相关部门会同莞城街道共同深入分析研究,借鉴学习广州永庆坊、深圳南头古城等老城活化的创新做法,不断攻坚克难,从立项到动工建设仅用时半年,刷新了东莞代建项目最快开工建设记录。

未来的莞城 新形态与旧瑰宝能和谐共存

说到这里,大家对“东莞记忆”一定充满期待!“东莞记忆”究竟怎么干?未来的“东莞记忆”长什么样的呢?我们将有四个动作,分别是“整理干净”“注入活力”“显露历史”“感受未来”。首先,让城墙遗址变成公园,唤醒时光的边界,第二,复明珊洲河,重现水陆关系,第三,串起人文记忆的历史路径,把历史文化遗产与各种老字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未来的莞城不仅仅是历史的怀念,她是干净整洁的,是生态绿色的,是欣欣向荣的,是安居乐业的。我们希望莞城的新形态与旧瑰宝能和谐共存,让老有所居,幼有所教,青年人可扎根创业,让莞城留得住人,更留得住心。

“东莞记忆”既是延续了东莞历史文脉,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殷殷嘱托的本土实践。莞城街道将结合“百千万工程”,和“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整理、串联历史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传承与活化利用。让我们把“东莞记忆”的“施工图”变为“实景画”,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共同迎接东莞高质量发展的盛夏!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邓燕芬关键词:主题 宣讲 东莞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最热评论
3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东莞阳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朔总最靓仔
2023-09-23
👍
朔总最靓仔
2023-09-05
👍
夏日叶酿秋日果
2023-08-28
🍀
已显示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