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无数像将军一样的革命先辈。”
“作为新围社区党委书记助理,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老区在红色引领下的绿色发展。”
“你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的接班人,要争做一名五好学生。”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厚街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宣讲活动,老兵、莞邑百姓宣讲员走进厚街红色地标,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党员代表和师生缅怀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4月1日上午,“缅怀先烈忆初心 赓续使命传薪火”厚街镇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宣讲暨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厚街红色地标——厚街镇松山公园(双拥文化园)、厚街革命历史展示馆。
在苍松翠柏、静谧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党员代表和湖景中学师生代表静默肃立、深深鞠躬并敬献鲜花。在厚街革命历史展示馆里,大家聆听厚街红色故事、重温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追寻革命老区红色记忆,感受老区如今的绿色发展新活力”“‘遇见’王作尧将军”……当天宣讲活动走进厚街革命历史展示馆,老兵傅庭贵以及宣讲员郭云云、董霖昊深情讲述,党员和师生代表身临其境,参观红色故事场景,聆听红色故事,共同缅怀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让革命先辈的红色种子竹溪大地生根发芽,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宣讲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活动,我了解到很多红色历史故事,对这些革命先辈感到十分敬畏,他们舍己为国,用生命换来当今的美好与和平,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铭记革命英雄,更重要的是要传承红色精神。”湖景中学学生朱明飞表示。“聆听了傅爷爷的讲述,他的脸、眼角的泪光和他那颤抖的双手,让历史变得非常真实。以后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要勇敢面对,努力报效祖国。”湖景中学学生卢映汶激动地说。
当天,厚街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镇文化服务中心、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党员代表以及湖景中学师生代表,跟随厚街宣讲员董霖昊的脚步,走过莞籍共和国将军王作尧的雕像、东江纵队碑廊,参观双拥公园、厚街革命历史展示馆,了解厚街红色故事,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同学们,当你每天吃过早饭背上书包上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吗?那是老一辈经过艰苦奋斗换来的。”宣讲中,老兵傅庭贵讲述战场上的烽火记忆,他说,自己是一名通讯员,在一次伏击战中,凭借着勇敢和智慧冲出了敌军的包围圈,并向部队汇报敌军动向,帮助部队保住战斗力量,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傅老今年91岁高龄,讲完战场故事,他寄语学生们要在学校要好好学习,锻炼自己,听从学校安排,严格要求自己,报效祖国。
东江纵队的“红色火种”生生不息
“我第一次‘遇见’王作尧将军,是到厚街工作的第3天,我在厚街双拥文化园采访,第一次近距离瞻仰将军雕像,认识了将军。”宣讲员郭云云以“‘遇见’将军”为主题,深情讲述了厚街王作尧将军及其家族的故事。她说,王作尧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投身革命,1938年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东江纵队前身),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投身国防建设,晚年返乡捐出家族祖宅“小坞园”兴办教育,临终仍心系家乡发展。他的堂侄王冠东为传承他的精神,退休后,自告奋勇担负起弘扬厚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使命,积极挖掘厚街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讲,开设“红色文化工作室”,展示、讲述厚街红色故事。
“现在,在记者和宣讲员岗位上,我一次又一次‘遇见’王作尧将军,正是他和革命先烈们奉献精神,滋养并推动着这片土地不断改革和创新。”郭云云表示,接下来,自己将继续讲好厚街红色故事,让革命先辈的红色种子在竹溪大地生根发芽,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革命老区的“振兴蓝图”照进现实
宣讲员董霖昊以“红色引领+绿色赋能 焕发革命老区新活力”为主题,讲述大迳和新围社区两个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以及老区如今的绿色发展新景象。
董霖昊表示,黄潭战斗亲历者黄洪生老前辈曾回忆,1940年日军进犯汪潭村时,15岁的他与战友以简陋装备拼死抵抗,用血肉之躯掩护群众转移至大岭山,打响广东抗日游击队重返东宝敌后战场的“第一枪”。“从黄老身上,我感受到了当年老区人民的抗日热情。”他继续说,抗战时期,新围和大迳毗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大后方,厚街的运输物资、医药、情报也是经由这里送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送儿上战场”“送粮送药到队伍”“保卫后方医院”“掩护革命战士”等红色故事在该地数不胜数。
“如今这片红色热土正焕发新活力:大迳、新围依托‘百千万工程’,将红色资源与绿美生态有机融合,打造‘荔乡红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升级荔枝公园、环湖碧道等设施,农文旅新业态呼之欲出。“他说,老区党员干部群众正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在奋斗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