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代表委员说|民建东莞市委会:完善 “初创友好型”政策 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025年02月24日 16:14 0人参与  0条评论

东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要求到2027年实现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

要大力引进和培育人工智能企业,政策制定需要从传统的“给资源”向“建生态”转变,但目前我市政策供给仍存在趋于同质化和偏向大企业等问题。今年两会,民建东莞市委会提交了题为《东莞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还需完善“初创友好型”政策》的提案,建议围绕初创期(0-3年)与成长期(3-5年)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痛点,实现政策的“精准滴灌”,以“初创友好型”政策包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落户。

提案节选

一、对初创企业的政策支持以研发投入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营收。当前很多政策或者政府主导的活动,如“促消费”或“参展补贴”等申报条件要求企业为规上企业,对初创企业而言基本达不到纳统条件。因此,建议一方面在政策申领和活动参与方面取消对人工智能企业须为规上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成立3年内的初创企业,按年度研发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政策补贴,且人员薪资占比越高补贴率越高,确保资源流向真正创新的企业。

二、建立“制造业数据开放特区”或“行业数据信托计划”,打破数据调用壁垒。建议在滨海湾或松山湖试点“工业数据信托平台”,归集3C电子、模具制造等我市优势产业的设备运行数据(脱敏处理),允许人工智能企业申请调用相关数据训练工业质检、预测性维护等模型。例如苏州吴江区纺织工业大数据平台,向AI企业开放10万台织机的传感器数据,助力初创企业犀牛制造将布料瑕疵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6%。

三、支持共享工厂、共享车间等生产性服务平台的建设,支持大企业与初创企业开展关键零部件共研。很多零部件厂商不愿意为初创企业的小批量试产开模。建议按实际服务收入的一定比例支持共享工厂、共享车间等生产性服务平台的建设,鼓励其帮助初创企业解决样品制作、生产规划甚至供应链管理等系列生产服务需求。对硬件企业所需的核心零部件开展共研计划,鼓励供应链企业为初创公司开模试产,如首单1万台以内补贴30%开模费等,帮助初创企业降低成本。

四、向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提供柔性共享用工和新引进人才政策支持。建立“AI人才共享平台”,允许高校教授在本地企业兼职研发(每年最长180天),其薪资由政府和用人单位一起承担,以降低企业获得顶尖人才的成本。如浙江大学5名教授以“技术合伙人”身份参与深度求索的强化学习项目,政府为其支付年薪的40%(约50万元)。此外,对就职于本土人工智能企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在现有新引进人才政策基础上适当提高生活补助金额,以增强企业招引人才的竞争力。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邓燕芬关键词:东莞两会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