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万”新征程上,东莞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接下来要实施科教兴城行动,着力打造科创制造强市。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动工,加快先进阿秒激光立项申报,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组建新材料产业园。加强与中科院合作对接,深化与知名高校合作,办好高水平科技交流活动,着力打造湾区创新高地。组织“千企百校行”活动,力争促成合作项目超100个。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力军。夯实国家高企基本盘,确保达到9500家。搭建瞪羚企业服务平台,将入库企业扩至400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3%,分别新认定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30家和200家。大力实施工业软件核心攻关,推动更多企业参与试点应用推广。鼓励龙头企业开展鸿蒙生态链建设,打造“全国鸿蒙智造之城”。
▲资料图
进一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号角。聚焦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领域,以项目带动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和科技创业人才。加快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硕博士卓越工程师500名以上。加强基础人才和技能人才引育,年内引育20万名本科生、2万名硕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万人以上。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推动镇街(园区)建设优才服务区。我们要以诚心引才、以事业聚才、以服务留才,让更多千里马在东莞竞相奔腾。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推进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新增公办学位6.35万个,巩固学前教育“5080”成果,推动不少于150所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全面推进中小学科普教育,实现公办中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全覆盖、市镇校三级科普活动全覆盖。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行“中高企”联合培养模式。推动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加快设立申报。全市财政支出每四块钱就有一块用在教育,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每一位东莞建设者的孩子都“有书读、读好书”。
网友跟贴